?
选址|装修|设备|调料|指导|全程提供拉面师傅
鼎氏牛大牛肉面全国加盟总部
中秋节你除了吃月饼你还知道什么?小编来科普了。快点围观涨知识啦!
在中国我们有很多节日,但在所有节日里面,如果要说影响重大的节日,只有三个,那就是春节、寒食节(清明节)、中秋节,这三个节日是全家团聚、祭祀祖先、追本溯源的隆重日子,也是划分一年时令的重要分界线,俗话说“年过中秋月过半”就是这个意思。每到这三个节日,炎黄子孙就像被无形的线牵着,从四面八方返回故乡,贴近亲人,即便是因故不能返,也会默默祝念、音信传情,与亲人分享离别之情。
中秋节,即便是远距万里,相隔海峡,人们都会望着一轮明月,泽惠世人,想着亲人们同时瞩目,思乡之情得以少解,无不感慨良多,也激发了才思敏捷的文人墨客,竞相吟诗赋词,不少名句得以千古流传。比如李白的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,张九龄的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,杜甫的“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”,王建的“今夜月明人尽望,不知秋思落谁家”等等。都寄托着思念之情,团圆之意。
每年中秋我们都会吃月饼,不管南方还是北方中秋节的月饼是必须的,至于什么馅的月饼就跟各地的习俗有关了。那你知道月饼是怎么来的吗?月饼的来历很久远,据说殷商时代的“太师饼”就是月饼的雏形,后来汉朝张骞出使西域,带回来胡桃(核桃),用核桃馅做饼非常美味,因此,月饼开始在宫廷里作为皇家食品,一直到唐朝,还没怎么流传到民间,这从唐朝诗人的诗作和史书的记载来看,即便是中秋节吃月饼也是少数。
月饼在唐朝并未流行,真正进入民间并且成为中秋节必备食品,应该是宋朝,北宋之时,当时俗称“小饼”和“月团”。苏东坡有诗云:“小饼如嚼月,中有酥和怡”。南宋词人周密,在记叙临安见闻的《武林旧事》中..提到“月饼”之名称。但对中秋赏月,吃月饼的描述,是明代的《西湖游览志会》才有记载:“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,民间以月饼相遗,取团圆之意”。
从月饼的发展历史来看,月饼.初是用来祭祀月亮神的祭品,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对着月亮祭拜,献上供品,祝贺秋收以及祈愿月亮神赐福,保佑来年五谷丰登、人丁兴旺、阖家幸福,因此制作成圆形,刚开始并没有馅儿,后来逐渐有了核桃做馅,然后发展成各种口味的月饼,并且把中秋赏月、祭月和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,作为家人团聚的象征,这样月饼就成了中秋节必备食品。
中秋节的精髓就是团圆,中秋节的核心就是相聚。中秋佳节,桂花怒放;阖家团圆,赏月品香;月饼供祭,水果琳琅;清风徐来,笑语盈堂。所以远在他乡的你,是不是在中秋要回家看看盼望你的父母了。
2021-09-14T11:09:09